慢节奏的养老城市——威海
目录
总览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因此北、东、南三面环海,地形可以说放眼整个中国都算得上十分独特。由于地处整个华北海上东大门的位置,这里从很早以前就一直是拱卫京都的军事重镇之一,称为威海卫。由于地区多山,这里并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的传统农业和工业,第一产业只有一些渔业,而第二产业主要以高新技术为主;与此同时,受海水和季风影响,这里气候湿润且昼夜温差不大,再加上作为海滨城市十分适合发展旅游业和养老,总的来说算是以第三产业立足的城市。因此,和一般人印象不同的是,这里的物价相当高,尤其是水果蔬菜等,可以逼近甚至超越北京。
气候方面,由于三面环海,相比华北其他大部分地区,威海还算得上是比较湿润的,但又比南方那种潮湿到衣服晾不干人得关节炎的回南天要干爽的多,可以说十分舒适。在海水的高比热容影响下,这里昼夜温差不大,一年四季虽然还算分明,但气温变化也相对比较平缓(当然是和华北其他地区比,和两广海南那种热带地区肯定还是差得远)。作为一个北京人,浮尘一直是我非常难以忍受的东西,毕竟放在窗台上的东西只需要几天就会积上厚厚一层灰,相当影响心情。相比之下,威海的空气质量要好得多,东西即使在窗台上放上半年,再拿起来仍然一点土都没有。拜空气的洁净程度所赐,植物都要显得更绿一些,街上看着也非常清爽。
说完优点再来说说缺点。虽然作为宜居城市的常年上榜选手,但在我看来这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宜居的成分在的。举例来说,威海的夏天其实也很热,尤其是海边的阳光相当毒辣(因此尤其要注意防晒),然而想要打伞的话又时不时会刮起海风把伞掀翻;到了冬天,受渤海的海效应影响,这里又总是下茫茫大的暴雪(具体成因建议出门左转中气爱),但好在有集中供暖,不用像南方一样忍受又冷又潮的魔法伤害。总体来说,我大概会用“瑕不掩瑜”这个词来形容威海,尤其是对于习惯了四季分明的北方人来说,这里可比没暖气的南方要好太多了。
现在我们把目光集中到威海市辖区的最北端,也就是市中心所在的环翠区,暂时先不看位于郊区的乳山、文登和荣成(因为我已经很久没去了)。在地图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地面积巨大的里口山,这也是我上文中提到“地区多山”的主要来源之一,甚至市区里都受其余脉影响而遍布坡度巨大的马路。其实我感觉“山海之城”这个词还是挺适合威海的,可惜这个名头已经被隔壁青岛抢走了,一时间找不到其他好词来形容,稍微有点尴尬。闲话少叙,威海的市中心位于里口山的东北方向,大概以威高广场和幸福门作为地标。从市区往南十公里,转到里口山的东南角,就来到了威海站和韩乐坊。而假如从市区往西十公里,就来到了崴大和哈威所在的高区。整体而言用表格表示的话大概是这样:
海 | 海 | 海 | 海 | 海 |
---|---|---|---|---|
高区 | ↔ | 市区 | 刘公岛 | |
里 | 口 | 山 | ↕ | 海 |
里 | 口 | 山 | 威海站 | 海 |
行在威海
如果坐火车前往威海的话,那么作为目的地的环翠区共有两个火车站,分别是位于市区以南的威海站,以及位于高区西南角的威海北站。这两个站都通高铁,但威海站大部分都是始发站,而威海北站只作为部分从威海站出发的经停。其实两者之间距离并不是很远,想第一站去哪里就买哪里的车票吧。
如果坐飞机前往威海的话,你会发现威海只有一个位置非常尴尬的机场叫做大水泊机场。之所以说它位置尴尬是因为它位于文登区,距离威海市区大约有45公里,相当不方便。除此以外,据我观察这里的票价也相当贵,总之就是非常不推荐。
威海市区内的交通总体而言相当不方便。由于地处临海且地势海拔差异相当大,外加常驻人口不足等原因,地铁自然是别想了。公交车的发车间隔也相当长,在市区范围内,由于大部分线路都会以各种方式穿城而过,在数量的补偿下等车时间尚且还能接受。一旦出了市区范围,比如说到了高区以及里口山,那如果错过一辆车的话至少再等半小时起步。由于威海总共也没多大,因此我个人的建议是:与其费尽心思找公交车,还不如多花点钱打车算了。
住在威海
作为一个老牌旅游城市,威海的旅游住宿资源和伊春那种贫瘠地区相比,几乎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具体而言,在威海市区的任何一条街上基本都可以看到旅馆。然而即便如此,在五一、十一等大小长假,这里的宾馆仍然有些供不应求,而且价格也是迎风巨涨。举例来说,我住过的一家位于高区、住宿条件还算不错,但离海边有一定距离的宾馆,在淡旺季过渡期的9月,大床房的价格是80元/天(不过就算是更淡季的寒假,基本也就是这个价格了),而在小长假期间就能涨到500甚至更高,因此强烈不建议在长假期间扎堆过来看人头。虽然这里整个夏天都不算人少(毕竟冬天确实也没什么可玩的),但如果要来的话建议还是尽量错峰出行,不然就等着钱包抗议吧。
玩在威海
说起来可能有点反常识,但尽管作为一个老牌旅游城市,威海可玩的地方其实真的不多。大多数人来威海不过是来打个卡看看海,也许下海游个泳,然后也就返程了。如果在威海长期滞留,那每天的乐趣也只剩下吹一吹海风之类的养生活动了。
比较矛盾的是,本人近期完全呆在威海,没办法只能强行写一写这里。再加上周末又喜欢到处乱逛,所以下面的内容可能会显得有些琐碎而且并不很吸引人。。不过我反正是当做比较放松的随笔去写的,至于读者的感受。。呃,我这小破站会有多少专门为了看旅游攻略的正经读者?
嘛,总之,本人姑且还是对这些乱七八糟的景点做了一个按照地区的分类,有需要的话可以点击目录上的对应Tag直接跳转。至于再细一步的分类,我是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了。
高区
高区的景点大致沿着海岸线呈一条直线分布,从西到东依次是:
其实我也是很久之后才知道,严格意义上说,从哈工大开始已经就不属于高区地界,但为了叙述的连贯性考虑,这其实也无关紧要,所以就这样吧。
国际海水浴场
是高区的经典景区,而且不收门票。由于市区没有沙滩(只有礁石海岸),所以想下海的话只能来高区这边。这里的沙滩还是比较细腻的,但通常游人众多,起码我从妈噶山上看永远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不过我估计来威海的大多数人是为了看海甚至下海玩水的,所以其实也不太有其他可选项的情况下,这里算是不错的选择了。
作为多年的老牌景点,这里的商业化发展的相当好,海边的马路另一侧就是茫茫多的吃饭、洗浴、睡觉一条龙服务。不过我强烈不推荐去那里进行消费,要问为什么我只能说那里的外号是宰客街。就亲身经历而言,我曾经在淡季的时候图便宜团购了那里的海鲜蒸汽锅(据我所知,宰客街的每个店都卖这玩意),那玩意我只能说看着挺大但其实没什么东西根本吃不饱,然后店里的其他东西又相当贵,导致你不得不又点很多东西,最终钱包大出血。好在我比较不要脸 (因为足够穷),最终在没吃饱的情况下全身而退 (然后回食堂又吃一顿)。因此,想吃饭住宿的话,最好还是到离海边有一些距离的地方去。
从妈噶山上拍到的国际海水浴场全景,可惜不是校友的话是进不去学校的;就算进去了,山上也经常因为防火不让上,所以可遇而不可求。。
每天晚上17点开始,海水浴场东侧,山威(崴大)西南门附近的威大路上会有很多人摆摊,即山大夜市。卖的东西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夜市类似,也就是臭豆腐、生煎包、烤冷面一类的东西。比较有特色的东西是海鲜(但不一定是当地产的)和乳山炸甩(其实就是炸串)。虽然物价还是很贵,但起码比宰客街便宜多了,总体而言算是能接受。
摄于疫情彻底放开前的珍贵影像。。
沿海修有号称“林海公园”,其实只是种了几棵树的步行道,傍晚的时候沿着走走吹吹海风还是挺舒服的。
(此处应有照片,可惜没照)
综合评价:★★★★☆ (参见评分标准,下同)
金沙滩海水浴场
位于国际海水浴场东侧,从国际海水浴场沿环海路一路向东,绕过崴大北边的妈噶山可达。沙滩质地不如国际海水浴场好,但是常年有海鸥出没,也经常看到有人去喂,喜欢海鸥的人 (真的会有吗) 可以去看看。沿路风景不错,尤其是从东侧的一个大坡上俯瞰整个海滩和渔港,外加妈噶山上的天文台作为远景,拍出照片效果相当不错。顺便一提附近正在卖房,现在的房价似乎是11500左右,可以说是堪比市区了。
综合评价:★★★☆☆
火炬八街
位于国际海水浴场西侧,是近年来小红书上的“网红打卡地”。我一向认为带网红俩字的都是脑瘫,这里也不例外。这里在小红书上号称小镰仓(据我所知,基本上每个沿海城市都有那么一两个地方号称小镰仓),其实只是一条对着海边的坡度比较大的路而已。之所以被称作小镰仓,大概只是因为马路边上有几个颜色比较花哨的一户建,然而其实是民宿,所以我强烈怀疑其实是这里的民宿老板在强行炒作。。想要拍出小红书上的效果,不找个特别晴朗的天气再开很高特效的滤镜的话是做不到的。尽管如此,每次经过这里都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头攒动人定胜天,可以说是相当无语。
同样是彻底放开前的存货,现在已经不太好见到人这么少的景象了。。
总而言之,不建议专门来一趟。
综合评价:★☆☆☆☆
小石岛
位于火炬八街西侧,附近相当荒凉。据我了解似乎是出海打渔的港口所在地,喜欢出海打渔的朋友建议前往(很显然我没什么兴趣)。除此以外没有景点,如果不出海的话,就完全没有去的必要了,尤其港口也不太好看,照出照片效果也是稀碎。
不得不说这张照片托了天足够蓝的福。。
综合评价:★★☆☆☆
第二海水浴场
从小石岛再往西,就来到了第二海水浴场,其地标建筑是建在沙滩上但一看就不好玩的水上乐园(去了几次似乎都没开门),以及一大片烂尾楼(每次去都在盖,不知道盖到哪辈子)。海边同样建有步道,景色其实也还可以,但一副破破烂烂疏于维护的样子。路边没有行道树,夏天的话会晒得很不舒服。总体来讲不如第一海水浴场,沙滩质地也不如第一海水浴场那么细腻,但是胜在人比较少。
没照好。其实实景没有照片照出来这么稀碎。
综合评价:★★★☆☆
影视城
沿着第二海水浴场继续往西南走,经过几个泛着臭气的渔港码头,到了烟威高速的入口附近就可以看到所谓的CCTV威海影视城了。里面的建筑看起来已经一万年没有维护过,透露出一种百无聊赖生无可恋的破败气息,偏偏还要收30块钱门票,所以并没有见到有人进去。坐在没什么风景的海边吹了吹海风,一股恨意顿时涌上心头,只觉得后悔顶着这么大的太阳走出这么老远。
从旁边的楼盘顶层拍的俯瞰图。假装看房实则为了拍照,不愧是我。
综合评价:★★☆☆☆
帝王宫
其实这个严格意义上不算是景点了,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放在这里。。位置在崴大和哈威中间,是我过去还算爱去的自由市场。东西倒是挺全,除了卖蔬菜水果和生活杂物以外,也有很多卖海鲜的摊子。。不过价格也是真贵。。以我的经验来看,感觉这里应该是整个高区最贵的自由市场了,所以想买东西果然还是建议前往寨子附近。。
更新:已搬迁至哈工大西门附近,新名称为金海滩市集,价格依然昂贵。。
彻底放开前的存货×3,要问为什么只能说过去照过照片的地方我通常不会再照了。
综合评价:★★☆☆☆
垛顶山
是一处位于高区南边的小山包,在地图上和笔架山公园相邻,但其实是同一个地方。位置相当难找,要从吉林路从北往南穿过隧道后,从马路西侧沿着小区道路调头上山。小山包虽然不大也不高,但山顶的观景塔却是一处绝佳的可以俯瞰高区夜景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不收费。如果白天没有玩够,晚上有时间的话可以上去走走。
从垛顶山上远望崴大和远处的大海。
综合评价:★★★☆☆
海洋馆
位于哈威西侧的远遥渔港附近。很好找,因为占地面积很大,是附近最大的建筑。里面主要讲解一些海洋知识(比如地理和潮汐)和水产养殖知识(迷惑)。不收门票。理论上说,带小孩的游客可以顺路逛逛,对孩子进行一个科学知识的普及,小情侣也可以进去约个会啥的——但特意来威海旅游的人真的会浪费时间去海洋馆吗?
海洋馆外貌。
综合评价:★★☆☆☆
猫头山
从远遥继续往东,猫头山位于整个环翠的东北角,也是市区的北端。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其实就是海边的一块突出的礁石,因为形状像猫头,因而得名(虽然我怎么看都觉得更像只王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走到这块礁石上根本看不出它像猫头,想要看到猫头的话需要从猫头山的山体继续往东南方向走,然后从附近的观景台上往过看。但由于环海路上很多从东向西的单行线,因此建议直接导航猫头山二号观景台,然后沿着环海路一路开回来。
二号观景台附近的猫头山。真的怎么看怎么像王八。
附近游客常年茫茫多,然而毕竟不花钱,有时间的话就去照张相吧。注意天气是大晴天的时候再去哦,毕竟稍微起点雾就啥也看不见了。
同一位置,但起雾时啥也看不见的猫头山。威海的雾有时候真的说起就起。
综合评价:★★★☆☆
半月湾
综上所述,如果你沿着海边的景点一路向东,到猫头山时就已经来到了威海市区最东北角的尽头:一块突出的半岛。如果足够闲的话,从此处继续向南,你就能来到威海的最后一个沙质海滩:半月湾。从地理概念上说,海岸主要可以分为沙质,礁石质和泥质(其中泥质最不适合旅游),而这里大约就是威海的沙质和礁石质分界线。这里其实我来过的次数也不多,所以对此处的人流量等情况不甚了解。但从路边的商业化建设程度来看,这里比宰客街还是要差上不少,所以没有那么让人感觉不舒服。
这里的风景其实还算不错,主要包含(字面意思上的)一个半月形海滩,一段莫名其妙的、常年停着很多房车的绿地,以及因为常年没有比赛,已经被改成停车场的铁人三项赛场。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我还是直接放张图吧。
拍摄于沙滩处,远处就是上文中停靠房车的绿地。
综合评价:★★★☆☆
市区
从半月湾再往南,基本上就来到了市区地界。市区里可玩的地方主要是沿海而建的一大溜公园,从北到南大致依次是:
海源公园
从半月湾继续沿着海岸线向西就来到了这里。其实这里只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小公园罢了,但你会发现从这里开始就再也见不到一点沙滩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连绵不绝的礁石海滩。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有一个一战华工纪念馆,虽然从外面看上去比较小,但里面的资料还是比较详实的,对历史感兴趣的话值得看看。
博物馆门口照片。
说起这个公园,其实最有名的还是里面的合庆码头,也即一个小型的海鲜批发零售市场,大约是一些渔民出海捕鱼归来时的卖货地点。由于本人只热衷于四处乱窜,对海鲜交易这方面实在不感兴趣,所以也不是很了解相关信息,各位读者想要买海鲜的话最好还是在网上查一查相关资料。
火爆的海鲜交易现场。
综合评价:★★★☆☆
威海港公园
没什么特别可说的小公园,附近有巨坑无比、比网购贵两到三成的韩国城,不要去。
综合评价:★☆☆☆☆
威高广场
本地最大的购物广场,和其他任何购物广场一样有卖手机的、卖衣服的和吃饭的地方。然而,无论是广场上露天的摊子还是地下的美食广场都不推荐,因为很贵还不好吃。相比之下,肯德基、麦当劳和必胜客都算是经济实惠了,有时候你会在逛了一大圈之后无奈地发现真的只能去吃洋快餐。
光是味道就已经让人非常不快的小吃街。
综合评价:★★☆☆☆
环翠楼公园
位于威高广场附近,走路几分钟可达。这是威海市区里的一个小山包,算是里口山的余脉。小山包顶上建有一座很高的楼(当然就是环翠楼),据说很有历史。坐电梯直达楼顶,可以远望坐落于海边的整个威海市区,以及远处的里口山,照出照片效果相当不错。我在上文中不推荐花钱上幸福门也是因为这个楼的存在,毕竟这个楼比幸福门高多了,更重要的是还不花钱。在楼顶拍完照之后就可以沿着楼梯慢慢走下来,顺便观赏一下楼里常年更换的各种展览,我的话几次分别看见了几位艺术家的个人书画展,小学生的歪歪扭扭才艺展示,以及最离谱的山东特色大馒头展览,就,挺有意思的(笑)。
虽然没有达到“不去终生遗憾”的五星级别,但仍然极力推荐。
相比其他城市的公园而言,这个公园其实还算是不小。可惜除了环翠楼以外的地方只是普通的公园林荫道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硬要说的话,公园的北部有威海旧城墙的遗址,可惜走过去就会发现也只是一块汽车大小的土块而已,并不能(像北京的明城墙那样)看出它曾经属于城墙。
由此可见威海的文物保护意识并不怎么样。
沿着公园里的小路一路往西,翻过一个(没什么景色的)小山包之后,可以到达一个威高民俗邨。这里商业化倒是做的不错,有吃饭住宿和“汉服”拍照,但是看起来没什么游客,相当冷清。从结果上说并没有必要去。
看起来有些过于商业化的“民俗”小镇。
综合评价:★★★★☆
幸福公园
作为威海最出名的地标建筑,到了市区当然还是要去幸福门打个卡的。然而当冤大头花35块钱上到门上去就大可不必了。如果早个十年,花钱上到门上去还能勉强算是登高望远,现在高楼大厦看得多了,那个门真的怎么看怎么矮。而且几个人同行的话还是挺贵的,花这个钱真不如吃顿好的。
虽然照的角度不太好,但终于是张放开后的近照。。
从幸福门沿着海边也有一条修的很好的步道,似乎属于幸福门公园。这边的海边没有沙滩只有礁石,但是风景也还算是不错,尤其还可以远望一下刘公岛(话说我为什么总是执着于沿着海边散步这件事)。坐船去刘公岛的码头也就在幸福门公园的南边不远。
综合评价:★★★★☆
刘公岛
作为威海唯二的两个5A级景区之一,刘公岛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都有可圈点之处,整体而言还是值得一去的。今年3月,趁着刘公岛免费开放,只收船票不收门票的时候我也又去了一次,白嫖的感觉那真是相当爽。现在的话连门票带船票每人就要花一百多块钱了,感觉相当肉痛。
刘公岛码头。除了游船以外还停着一艘退役驱逐舰(但要花钱)。
坐船去刘公岛的路上可以带一点面包喂海鸥,因为真的有很多海鸥会跟着船飞。不过我自己都舍不得吃面包所以没买,不过看其他人喂的倒是挺开心的。
跟着船尾乱飞的海鸥。
内部景点方面,优先推荐炮台山(索道六十,走路两步),甲午战争博物馆(记得和门口那个很抽象的雕塑合个影)和定远舰。有时间的话可以去岛的最西侧看看黄岛炮台,附近人很少,而且风景不错。附近还有一艘退役潜艇,喜欢潜艇的话可以花三十块钱进去看看。岛上的动物园里有一只熊猫,不过看上去脏兮兮的,感觉挺可怜的。除了这些景点之外,其他就只剩下一些分布很广,而且大同小异的老建筑遗址,而且大多数并不让你参观,可去可不去吧。其中尤其不推荐的是博览园和鲸馆,里面啥也没有。
篇幅所限,随便丢两张图在这里好了。
想要游玩整个岛的话一整天时间都可以填满,但不花钱买观光车票的话会很累。岛上吃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贵,大概是被整改过,因此可以考虑。岛上还有一家小小的邮局,记得花五块钱买张明信片寄回家去。
综合评价:★★★★☆
威海公园
从幸福门沿着海边一路向南到达的另一个滨海公园。整体环境和幸福门公园类似,但网红景点和幸福门略有不同,是一个叫“威海大相框”的地方。其实照出照片的话效果还是挺好的,但是赶上周末节假日的话只能看到茫茫多的人海。。
近期的周日照片一张。
当然,如果没有那么有目的性,只是想沿着海边走走吹吹海风的话,其实这里也是不错的,尤其是北边的一段其实没什么人。(什么你问我南边是什么?南边就是前面提到的网红大相框,还有窄的可怜的一丁点沙滩。)
公园里的迷之雕塑一个。
综合评价:★★★☆☆
威海博物馆
位于威海公园马路对面的一个博物馆。本来我对这种地方是没什么兴趣的,就算顺路路过也不会进去的那种,但同学之前跟我说他每到一个地方必须要去当地的博物馆转转,于是临时决定先替他探探路。
博物馆外貌,还算是挺奇特的。
先说结论,其实这个博物馆倒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差,但也确实没有好到哪去。。博物馆的三楼是艺术馆和博物馆,其中艺术馆是为了纪念毕克官先生而建立的(顺带一提,毕先生就出生在哈威对面的毕家疃村,难怪看到这个地名觉得这么眼熟),而博物馆则简要介绍了威海的历史,但展品不够丰富,内容也过于主旋律。听有些出租车司机说,这是因为威海在设立地级市前夕,里面的很多展品都被烟台市博物馆打包带走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二楼是科技馆,适合完全没受到过科学教育的孩子,对于我来说则显得过于低幼了。可能是由于经济不景气,一楼被租给了打乒乓球的培训机构。
博物馆内貌。
从理论上说,出门旅行时去个当地的博物馆倒也不能算是吃亏上当,但我还是想提出在上文海洋馆时提到的那个问题:特意来威海旅游的人真的会浪费时间去这种地方吗?
综合评价:★★☆☆☆
悦海公园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公园里的灯塔,照出来效果还可以。
灯塔。
从这里再往南还能继续到达最后两个公园:海上公园和九龙湾公园,但它们的景色也只能说差强人意,审美疲劳之下实在很难让人有继续照相的兴趣。
综合评价:★★☆☆☆
威海站
沿着上文中的公园群继续向南,大概就来到了威海站附近的地盘。由于这里离学校实在太远,我也没怎么来过,从为数不多的经验来看也确实没什么去的必要。
华夏城
威海两个5A级景区的另一个,然而我没去过,无法评价。听本地出租车司机说主要是歌舞表演,没什么可去的。
韩乐坊
据说很有名的韩国购物城和美食广场,然而我没去过,无法评价。韩国购物城里卖的进口货种类还算丰富,但在某宝拍照识图之下发现价格并不比网上便宜。附近有很多家韩式餐厅,因为我一家都没吃过所以实在无法评价,想找地方吃东西的话请出门左转某团。
综合评价:★★☆☆☆
里口山
和大多数沿海城市不同,威海的山实际上还是相当不矮的,至少不是那种两步就能爬到顶的小土包。因此,能够登高远眺大海的风景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正所谓“山海步道”。然而作为威海市区相当大的一部分,以一个整体评价里口山的话未免有些过于笼统了,所以我决定按不同的风景区分别进行讨论。在此之前,首先贴上一个本人觉得相当全面的知乎攻略在这里,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顺便也能对接下来文中提到的地点有个大致的了解。
综合评价:★★★★☆
仙姑顶
作为整个里口山唯一一处收门票的景点,这里也是整个里口山建设最好的地方,应该没有之一。门票没记错的话是98块,就算是有学生证也要49块,可以说相当贵。偶尔赶上活动打折的话能便宜到30块,但果然还是很贵。。很久之后我才知道,这里根本就不用交门票,而是可以从里口山的步道翻过去(见下文)。。对于腿脚不灵便的人来说,花钱买票上山当然是更好的选择;但对于我来说,白花了一次门票钱,就很心疼。
唯一值得慰藉的是,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威海市区和刘公岛,景色不错。
其实从这里远眺海湾边的建筑群,看到的景色倒是有点像是香港的油塘(炮台山)。
综合评价:★★★☆☆
塔山公园
只是一个小小的城市公园,但如上文中的知乎链接所说,这里是进里口山的唯一通道。不是为了进山的话,没有必要单独来这里。
里面大概长这样。
上山的岔路在这里。
综合评价:★★☆☆☆
塔山-石门-大青顶-广福寺步道
也就是上文中的知乎链接中提到的,难度最低的山海步道。全部由修缮程度较高的A级及B级路线组成,全程路况较好,不存在欠修缮的C级步道。恕本人平时疏于锻炼之由,也只能走一走这个难度最低的步道了。从出塔山公园开始,到出凉水湾出入口,全程大约需要三小时。如果有登山杖的辅助,则能在两个半小时内搞定。
登山线路图。
沿途地标-石门。
沿途风光,可以看到市区和远处的幸福门。什么你问我为什么天空不太一样?很明显不是一天照的。
比较遗憾的是,去的几次没有一次是天气好的。然而自从放开以后,不戴口罩出门自然是不太敢了,捂着口罩又实在没法爬山,恐怕短时间内没有机会再去了,比较遗憾。
综合评价:★★★★☆
广福寺
一个很普通的寺庙,从凉水湾出入口下山正好经过。路过的话也许可以去看看。。但确实没有必要。
不过不收门票。
综合评价:★★☆☆☆
姜家疃水库
位于里口山内部的一个水库。如果从姜家疃村方向前往的话会被警卫拦住而无法绕水库环游,只能在大坝上看看;如果从里口山翻山过去自然不受这样的限制,但很可惜要走一段C级步道。。 更新:现在水库附近已经可以随便进了,要去的话直接导航里口山城市山地公园即可到达,里面有个可以钓鱼的度假村建的还可以,不过虫子很多。不管怎么说,虽然实景看上去也就那样,但照片拍出来倒是挺唬人的。。
水库远景。
沿元宝山路可以一直走到广福寺附近,但全程走路的话果然还是会有点累。。而且也没什么必要,毕竟景色也没有那么好。只能说作为“山里”,夏天来的话能图一凉快吧。
沿途风光。
综合评价:★★★☆☆
结语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能强忍着我的捉急的文笔和辣鸡的照片一路看到这里,但还是感谢您能认真看完,您的鼓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怎么听着像微信打赏的)
其实威海真的是一座风景相当优美、气候相当怡人的宜居城市,但以本人的拙劣文笔实在无法描写出其中万一。好在本人在肉眼可见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停留在这座城市,期间也会继续对这里进行一些 (画蛇添足的、大可不必的) 更新,还请各位多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