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技术宅不会梦到天才科学少女
这篇文章完成于2021年6月,那时的我刚刚在机缘巧合之下重读了《第六大陆》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其实蛮深刻的,但里面的槽点又颇多。恰逢此时(忘了什么原因)需要写一篇东西出来,因此,既有主观上特别迫切地想要写点什么的感受,又有客观上不得不写的理由。于是,这样一篇表面看起来明明都是在夸人,其实内部完全是黑屁的不明文章就这样在扭曲中诞生了。当然最终的成品也并不是很满意,于是之后就放在那里再也没有动过。今天特意把它搬到博客上来,用来充充门面(笑)
大约是在2016年9月,秋季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那时我还在读本科——随着闸机缓缓打开,图书馆里又迎来了一位前来避暑的常客。从节气上说,此时虽然立秋已有一个多月,但午后的秋风却燥热依旧,吹得每个没有待在空调房里的人心烦意乱。临近毕设,课程表上早已经是空空如也。但和空空如也的课程表相反,毕业论文的压力就如同一座大山,压得每一位毕业季的学子喘不过气来。教学楼里早已是人满为患,根本无心学习、却又无处可去的我只好像往常一样,打着哈欠走向了图书馆,而那便是我与《第六大陆》这本书的第一次相遇。
像往常一样朝着书架走去时,架子上两本崭新的黑色封皮书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和那些已经被翻得发黄的东野圭吾的机械降神式推理小说,以及落上的灰尘足够种出麦子的渡边淳一的无病呻吟式爱情小说相比,这样两本甚至都没有人翻过的四角尖尖的新书无疑是鹤立鸡群的。我拿起书,书并没有花哨的装帧与王婆卖瓜一样令人作呕的腰封,有些赛博朋克式的插画角落里隐藏着几个白色的小字,《第六大陆》(上、下)。相比其他看过的小说,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朴素且内敛的名字。毕竟,在同一个书架上,《回廊亭杀人事件》这种书名无疑已经把整本书的故事讲了出来,让人兴致大减;而《失乐园》这种更是让人一看题目就不自觉联想到一篇又臭又长的爱情故事,让人兴致全无。
我翻开目录,打算看一看书的梗概,但一瞬间就仿佛见了鬼一样:这些标题,和几年前还让我痛不欲生的实验报告竟然出奇地一致。这里随便引用一段,供大家参考:
I 事前调查及计划草案(2025年)
一、项目计划地及设施草案
二、既有设施的使用状况
三、运输机械的开发和设施的特性
II 物资、器材的搬入及场地平整(2029年—2033年)
四、平整对象用地的调查及通告
五、施工资格以及用地获取资格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以近未来时代做为背景的硬核科幻小说。虽然格式新奇,但不难看出整本书的内容是要实现一项什么了不起的大工程。作为一名典型的工科生,这样的内容对我的吸引力无疑是致命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迅速开始了阅读。
故事从一艘潜艇说起。作为大型水下巨蛋景点“龙宫”的承建者,主人公青峰走也所在的公司正邀请项目的赞助商乘潜艇前往施工地点视察,而主人公也作为工作人员登上了潜艇。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整本书的女主角,每个理工科技术宅都梦想作为人生伴侣的天才科学少女——桃园寺妙,她帮助主角找到了潜艇的怪声来源:水箱。
如果暂且先不考虑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十三四岁的天才科学少女,以及和十三四岁少女结婚是否合法,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梦想。毕竟,谁不希望在科研或是工程的独行长路上,能够有一个人能理解、陪伴乃至帮助自己呢?从这一点上看,全世界的技术宅们的梦想还真是出乎意料地一致,毕竟做出伟大的成就之后却无人可以倾诉,这种感觉无异于锦衣夜行。
随着小说内容的渐次展开,我们也逐渐了解到了作者的工程计划——在月球上建立基地。这是一个足够庞大,却又有些渺小的目标。说实话,以往看到的其他科幻小说中,人类早已经跨越了星辰大海,穿过了无数的星河。而当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现实的工程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却突然间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如今我们甚至连再次登上月球的能力都没有。距离人类最后一次登上月球,即1972年12月7日,已经过了将近50年。在这50年的时间里,我们在空间旅行的领域里几乎完全停滞不前。也难怪作者会想出这样一个看起来无比接近,仔细想想却又不可能完成的设想。
处于好奇,我查询了这本书的背景资料。尽管中文译文版本出版于2016年,这本书实际在2003年就已经完成了,并在2004年获得了日本星云赏的长篇部门奖。在那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人类似乎总是对未来过于乐观,光是“20年内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宏伟目标就喊出了无数次。然而我们都知道,受制于基础科学的停止以及材料性能的限制,我们的科技早已经停步很久了。现在所谓的“高科技”无非是一些绚丽却令人迷惑的声光电效果而已。如果没有重大突破的话,不出意外人类将永远被重力束缚在星辰大海之外,这是十分现实、却也非常令人悲哀的。
写到这里,其实书中到底写了什么早已不再重要。纵使作者功底再深厚,能够穿梭在各种工科专业问题之间游刃有余;纵使作者行文再巧妙,能够使人理解每一项技术的同时而不使人厌烦;纵使作者提出的工程设计再贴近生活,仿佛能让人亲眼看见在月球表面搅拌水泥的场景……它们对我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至于青峰走也与桃园寺妙的爱情故事,以及故事最终在月球上进行的婚礼……那更不过是一名理工科宅男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网友说,这本书的主角并不是青峰走也或桃园寺妙,而是那些巨细匪夷的技术细节。走也和小妙的故事,不过是这一“主角”的载体而已。但在我看来,透过这些细节,我看到了作者,乃至全世界每一位理工科技术宅的终极梦想:向着星辰大海的征程,以及在征程中能有位佳人一起相伴而行。而就像作者无数次在文章中提到的那样,如今的我们正是这一梦想的实际践行者 (忍不住吐槽一句,当年写到这的时候我心里真的没感觉到尴尬吗)。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