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下雪
今天早上,已经连续下了有一周多的雪终于是停了,不过我还是没能看见晴天。虽然都说威海以“雪窝子”而闻名,但这次下雪的量即便对于威海本地人来说也是前所未见的。中气爱曾经讲过威海多雪的原因是渤海的海效应,即海水的温度高于气温时,从北方来的冷空气就会将海面上的水蒸气凝华并吹向迎风的岸边形成雪。从这个角度说,位于威海最北边的市区也算是首当其冲(成语应该没用错)。然而即便如此,这次从西伯利亚汹涌而来的大寒潮带来的降雪仍然打破了威海市的历史降雪记录,同时也彻底抹除了我对下雪仅剩的一点美好幻想。看着周围的南方人在雪地里打滚的样子,我只得感叹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至少是小时候的我们)会喜欢下雪呢?其实无非这么几个原因:不用上学、可以看雪景、可以打雪仗。然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些原因似乎都已经失去了吸引力——首先,即便雪下得再大,可实验室还是得每天照去不误,这时下雪不仅不能成为偷懒的借口,反而成了上工的阻碍;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雪景虽美但每年好歹也能看个几次,算是已经脱敏。如今雪连下几天,更是早已审美疲劳;至于雪仗。。开什么玩笑,你想被人直接把雪灌进脖子里吗?刨去这些因素之后,下雪给人带来的就只剩下满大街的堵车鸣笛、随处陷阱的结冰路面和冻坏的热水管了。特别是今天早上雪停之后,热水器也立刻“好巧不巧”地修好了,更是让人十分生气。
可生气归生气,这件事也引起了我的反思:一个人的情感,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真实感受的体现,又在多大程度上是被其他真正喜欢或讨厌的东西所影响的呢?所谓爱屋及乌,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或物的情感经常会漂移到与之不太相关的东西上(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对某些国家的评价多大程度上来源于一些乱七八糟小故事)。这种漂移往往在主观上难以察觉,所以我们就更应该经常性地重新审视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尽量避免这种干扰,从而保持对事物真实面貌的客观认知。